《安徽省“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解读

本站发布时间:2022-02-21
省市地区:安徽
发文机构: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文字号:-
发文日期:2022-02-21
执行日期:-
废止日期:-
摘要: 《安徽省“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解读

一、起草背景

养老服务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工作。“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位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强化制度设计、优化政策环境、健全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创新,全省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广大老年人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精神,制定《安徽省“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经省政府同意,《规划》已由省民政厅、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

二、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四个部分、1个指标专栏、9个重大项目专栏。

《规划》第一部分从制度基础不断夯实、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供给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医养结合深入推进、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全面总结“十三五”时期我省养老服务发展取得的成就,深入分析“十四五”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规划》第二部分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规划》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出“到2025年,全省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基本建立,养老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养老服务更加均衡,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智慧养老服务深化拓展,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省老年人养老服务获得感显著提升”的总体目标。同时,在与民政部和省“十四五”规划发展指标对接的基础上,对标沪苏浙养老服务规划,结合我省养老服务发展实际,确立了基本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农村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5类16项有代表性的主要发展指标,其中5个约束性指标、11个预期性指标。

《规划》第三部分紧紧围绕促进我省养老服务量质齐升,提出9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强化兜底养老服务保障,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完善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服务体系、健全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探访机制、推动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强化公办养老机构保障作用、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等6项任务。

二是扩大普惠养老覆盖面,提出支持各类主体参与提供普惠型养老服务、推动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发展普惠养老服务等2项任务。

三是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出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优化三级中心运营机制、支持专业化机构进社区、进家庭等5项任务。

四是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提出丰富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促进康养融合发展、强化老年人疫情防控等5项任务。

五是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提出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推进农村养老服务改革创新、激发农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等4项任务。

六是推动“互联网+养老服务”发展,依托科技赋能养老,提出推进互联网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养老便民服务、打造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等3项任务。

七是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提出培育养老服务市场主体、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培育老年消费市场、打造健康养老产业集群、推动长三角养老服务区域合作等5项任务。

八是增强养老服务要素支撑,提出完善用地支持政策、优化存量设施利用机制、强化空间规划保障、强化财政资金保障、推动税费优惠举措落地、积极发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等8项任务。

九是完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提出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风险监测和防控、优化养老服务营商环境等4项措施。

《规划》以专栏形式提出实施9项重大工程项目。

一是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工程。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2022年底前,全省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完善并公布省、市、县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完善政府购买基本养老服务制度。

二是公办养老机构“三达标”提升行动。提升公办养老机构覆盖能力达标率,2022年,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建有率达到100%。提高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安全达标率,评定为一级至二级服务等级的乡镇(街道)公办养老机构建有率达到80%以上,评定为二级至三级服务等级的县(市、区)级公办养老机构建有率达到80%以上。提高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率。改善公办养老机构服务环境、优化供给结构,到2025年,实现包括特困供养人员服务机构(敬老院)在内的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率达到60%以上。

三是培训疗养机构等闲置资源转型发展普惠养老工程。推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发展普惠养老服务,重点打造一批转型优质项目。到2023年底前,全省打造10个左右转型示范项目。组建安徽省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集团。引导各地培育发展以普惠型养老服务为主责主业、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国有企业。

四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升工程。通过提供“喘息服务”、实施家庭照护者培训计划、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等方式加强对家庭养老的支持。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全省不少于5万户。分类明确三级中心功能和服务清单。支持20个县(市、区)建设连锁化、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重点构建城乡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每市培育不少于3家专业化连锁化助浴服务机构,持续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五是医养结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为辖区内失能、高龄、重病等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疾病诊治、医疗护理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支持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医养结合机构,开展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加强对省级医养结合示范项目的评估管理,积极申报国家级医养结合示范省、县(市、区)、示范机构。

六是农村养老服务转型升级工程。开展特困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农村村级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全省覆盖率不低于50%。开展农村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改革。遴选30个左右县(市、区)开展省级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探索推进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县建县管运行机制。

七是“互联网+养老服务”提升工程。2025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2家智慧养老机构,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比例达到50%。开展省级智能养老社会治理实验基地试点。每年遴选发布10个智慧养老应用场景。推进安徽省养老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到2023年底,基本建成全省统一的兼具数据汇集、供需链接、监督管理、为老服务等功能,横向对接、纵向贯通的养老服务管理平台。

八是养老产业培育工程。推进康复辅助器具特色产业园建设,争取到“十四五”末,在全省范围内培育5家以上销售收入达5—10亿元的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形成1个在国内外有影响力品牌展会。打造健康养老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省打造15个左右面向长三角的康养产业带、康养小镇和旅居健康养老基地,建设10个养老服务业发展园区(基地)。

九是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将养老服务列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优先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举办养老服务类职业院校。继续开展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省级培养基地遴选,推动省内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等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加大养老服务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培育力度。实施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到2025年底,力争培训养老护理员12万人次。

《规划》第四部分规划实施保障,提出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法规体系、强化组织协调、共享数据资源、落实评估考核等保障措施。

点击链接无法直接跳转原文的,请复制链接地址到网页中查看。
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政策性文件,供参考使用。具体的内容依照政府网站公示信息为准。
最新简报

最新简报

【专题资讯】聚焦两会热词,解锁政策密码。“投资于人”、“加强普惠”、“人工智能+”……这些两会热词,你get了吗?【趋势前瞻】多措并举托起生育期望;系统施策守护老有所依【你问我答】一文get如何补换社保卡
2025-03-27 中智北京
【智瞰北方】北京市启动三代社保卡二批换发 【专题资讯】高质量充分就业,服务全面升级【趋势前瞻】医保改革释放三大政策利好;“高效办成一件事”年度清单发布【你问我答】停工留薪期,秒懂关键点!
2025-02-27 中智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