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就业促进工作,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的通知》(人社厅函〔2024〕104号)的相关要求,决定在全区集中开展2024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行动主题
助力攻坚 就创青春
二、行动时间
2024年7月至12月
三、服务对象
(一)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二)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登记的失业青年(包括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
四、行动目标
聚焦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的求职关切,以实名登记台账为支撑,集中提供政策落实、招聘对接、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不断线就业服务,力争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年底前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确保年底前2024届广西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力争达到95%。
五、工作内容
(一)抓好新一轮政策落实落地。落实好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扩岗补助、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集中开展政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发布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动态更新政策地图,开展“看得懂、算得清、办得明”宣传解读,把政策讲清讲透,提高政策知晓度。公开就业创业补贴对象范围、政策内容、补贴标准、申请流程、材料清单、咨询电话、办理地址等,明确办理时限,大力推行“直补快办”、“政策计算器”等服务方式,推动资金补贴等政策集中兑现,提高政策落实率。
(二)及时发布求职就业指引。7月底前,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广泛运用各种媒介,集中推介本地公共就业服务相关内容。集中发布致2024届广西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公布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名录、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名录清单、补贴申领、基层服务等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清单,亮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失业登记全国统一服务平台、求职登记小程序、公共招聘网站等求职登记渠道,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求职指引和便利。
(三)及早完成信息服务衔接。7月底前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与自治区教育厅完成有就业意愿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移交,依托广西“数智人社”业务信息系统,将本地户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分解到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各地对移交入库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全面摸排,主动与当地公安、团委、街道、村(社区)等部门联动,通过信息共享比对、电话短信、上门走访等方式,在10月底前逐一摸清毕业生基本信息、就业意愿和服务需求并至少提供一次就业服务,做到底数清、去向明、情况准,建立服务台账。推广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同步开放线上线下求助渠道,允许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在户籍地、常住地、求职地进行失业登记或求职登记,并及时纳入2024届广西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台账、失业青年实名台账。
(四)全面落实实名就业服务。依托实名登记台账,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集中开展帮扶,根据就业服务需求提供针对性就业创业服务,普遍提供“1131”服务,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对自愿暂时不就业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持续跟踪,每月至少回访1次,了解就业意愿动态变化,做好后期跟踪帮扶。对就业状态和服务提供发生变化的,要在实名登记台账中及时记载、动态更新。对在求职登记小程序登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00%联系、100%服务,及时将联系服务情况记录在小程序系统。依托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对登记失业青年信息进行全面摸排,逐一摸清个人信息、就业需求、帮扶状态,对未就业的做好记录,形成登记失业青年实名台账,及时提供就业帮扶。
(五)实施困难帮扶专项行动。要精准识别帮扶对象,推进部门间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及时将脱贫家庭毕业生、低保家庭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毕业生、残疾毕业生、长期失业青年和求职补贴发放对象纳入帮扶台账,作为就业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一人一策”要求,做好“一对一”结对帮扶,推进实施分层分类就业帮扶,做到优先落实政策、优先提供指导服务,优先推荐就业岗位,优先开展培训见习,实现走访到位、关心到位、安置到位。根据困难程度、就业能力、服务需求,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稳定性强的就业岗位,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按规定统筹开发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落实“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建立脱贫家庭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帮扶台账,做实做细雨露计划脱贫家庭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对有就业意愿暂未就业的脱贫家庭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至少提供2次职业指导、推送5个针对性岗位、推荐1个培训项目。
(六)推动高效办成毕业生就业一件事。要大力优化就业政策经办服务,普遍设立青年就业服务窗口,推进档案转递、补贴申领、社保缴纳、落户手续等政策服务“一件事打包办”,提高服务效率。推动就业服务下沉基层,发挥好“职通校园”就业服务站、“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等平台作用,提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对就业服务的感知度。
(七)推进“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持续实施职引未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加密招聘服务活动频次,确保招聘活动不断线。广泛收集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开展专业化、行业性、分区域的招聘活动,积极运用直播带岗、“人工智能+”、短视频等新载体,推广云服务、直播带岗等新手段精准推送就业岗位,提升人岗对接效率。要组织多种形式的商圈、街道、社区招聘活动,便利辖区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求职应聘。行动期间各市每月至少举办2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专场招聘活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较为集中的城市和用工密集的地区每周至少举办1次专业性招聘活动,每月至少举办1次综合性招聘活动。
(八)提升毕业生求职就业能力。要聚焦高校毕业生求职需要,用足用好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等服务手段,帮助尽快实现就业。强化职业指导服务,常态化开设就业政策、简历指导、面试技巧、职业规划、就业安全与风险防范等覆盖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求职阶段全流程的指导课程,各市每月开展1期就业创业指导课。组织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开展模拟面试、职业规划、企业参观等体验活动,增强求职适应能力。发布本市职业培训机构目录和补贴性职业培训项目名录,推出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发实用性强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增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适应产业发展、岗位需求和基层就业的能力。推进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支持企业、政府投资项目、事业单位开展就业见习,更多开发科研类、技术类、管理类、社会服务类见习岗位,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每季度至少举办2场就业见习招聘活动。
(九)强化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要持续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加大日常监管和执法力度,坚决纠正户籍、性别、学历等就业歧视,严厉打击就业招聘中的各类违法行为,及时清理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合法就业权益。要加强侵权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开展普法教育、反诈教育等就业指导进校园活动,在招聘会现场、服务大厅和相关网站发布防范求职陷阱的专门提示、典型案例、维权警示和投诉渠道,加大防电信诈骗宣传,帮助高校毕业生提升防范就业风险意识。指导督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高校等单位,加大信息审核力度,严格规范招聘信息采集,及时清除各类虚假信息。
(十)加强毕业生就业宣传引导。要紧扣行动主题,运用新闻媒体、微博微信、广播电视等渠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强化青年就业典型引导,广泛宣传服务重大战略、投身生产一线、主动创业创新、扎根城乡基层的青年先进事迹,全方位展示新时代青年人就业创业的精神风貌,引导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多渠道实现就业创业、建功立业,营造“基层就业,同样出彩”的良好舆论氛围。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保障。各地要将2024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作为做好当前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实施,制定具体方案,充实细化内容,明确责任分工、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确保各项任务指标落地见效。要主动对接联系当地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聚合政策服务资源,并充分调动市场机构和行业协会参与积极性,统筹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工作,合理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二)落实安全责任。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行动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三)强化数据核查。各地要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核查机制,依托广西“数智人社”信息业务系统,对县(市、区)毕业生就业数据开展核查,核查毕业生就业去向登记准确性、服务有效性,杜绝数据造假。
(四)做好跟踪调度。从7月起,我厅将对各地2024届广西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信息衔接工作(7月底前填写工作进展汇总表,见附件2)及求职登记小程序求助毕业生联系服务情况进行周调度,对登记失业青年及2024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台账进行半月调度。行动结束后,各地要认真总结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形成书面报告,于2024年12月20日前报送厅就业促进处。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一)就业促进处
联系人:陆意浓
电 话:0771—5865351
邮 箱:jycjc@rst.gxzf.gov.cn
(二)自治区人才服务中心
联系人:卢晨铭
电 话:0771—5536121
邮 箱:zzqrcfwzx03@rst.gxzf.gov.cn
(三)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
联系人:白 洁
电 话:0771—5581963
邮 箱:zzqjyfwzxjck@rst.gxzf.gov.cn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4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