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党的二十大强调,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均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出具体要求。
当前,人口老龄化、新型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演进,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企业养老保险)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我省企业养老保险在参保人数、结构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先进省份还有一定差距,部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存在“漏保”、“脱保”、“断保”的情况。
因此,加快推进我省企业养老保险扩面提质增效,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居民增收、大力提振消费、实现共同富裕,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我省养老保险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起草过程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梳理省内外推动企业养老保险扩面提质的有益经验,研究起草《关于加快推进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提质增效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先后通过会议、书面、网络等方式广泛征求省直部门、各市人社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吸纳合理意见。期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专题调研,进一步完善了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政策措施。
三、主要内容
《意见》分为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政策措施、优化管理服务、强化部门协同、保障措施七个部分。
(一)关于目标任务。到2030年底前,实现参保人数持续增长,实际缴费人数占应参保人数的比率力争达到90%;参保结构优化改善,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比率力争达到50%;健全养老保险体系,企业年金参加人数占企业养老保险的比率力争达到10%;个人养老金开户数占职工养老保险的比率力争达到40%;经办服务转型升级,实现城区“三公里”、农村“五公里”、网上“零距离”的暖心社保服务目标。
(二)关于具体措施。围绕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政策措施、优化管理服务、强化部门协同、保障措施,明确五个方面15条措施。
加强制度建设方面(第1-3条)。主要包括: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企业年金制度覆盖范围和全面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亮点政策:聚焦重点行业、新兴产业,鼓励用人单位低门槛参加、低覆盖比例和低缴费标准起步建立企业年金。建立人才企业年金专项计划,引导建立政府或行业协会集中委托年金计划,探索建立自动加入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年金在引才、育才、留才方面的独特作用,助力人才兴皖工程。
完善政策措施方面(第4-6条)。主要包括:完善参保缴费政策、转移接续政策和困难群体保费筹资政策。亮点政策:1.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养老保险。放宽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在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按需多次调整缴费基数档次。2.完善困难群体保费筹资政策,支持困难群体参加企业养老保险。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实施后,领取失业保险金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一年的人员,由失业保险基金按规定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探索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参与的帮扶政策。探索建立平台企业采取按单或按次等方式对劳动者适当给予养老保险缴费补助机制。
优化管理服务方面(第7-9条)。主要包括:准确掌握参保情况,大力提升服务能力和实施经办数字化转型。亮点政策: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全省人社综合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化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平台,深化拓展国家相关平台、经办窗口平台、社银合作平台、基层办事平台等应用;推进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无感认证”改革;加强智能语音咨询服务信息化建设,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解答服务。
强化部门协同方面(第10-12条)。主要包括:明确部门职责,强化部门联动和推进信息共享。亮点政策:1.实施开发区企业参保行动,构建民营企业和职工利益共同体,引导“生存型”“成长型”个体工商户参加企业养老保险。2.依托各地大数据平台等渠道,完善全省集中数据资源库,为扩大参保覆盖面和治理重复参保提供数据支撑。
保障措施方面(第13-15条)。主要包括: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和突出宣传引导。亮点政策:深入一线宣讲企业养老保险政策,让养老保险政策“看得懂”、待遇“算得清”,引导群众“早参保、不断保、多积累、长缴费”;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小微企业职工等重点人群,量身提供政策咨询服务;聚焦重点行业、新兴产业,建立社保宣传专员机制,点对点开展政策宣传和经办服务;依托金融机构培育一批养老金融咨询专家,不断提升群众的养老规划意识和养老金融素养。
解读机关: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咨询机关:厅养老保险处
联系电话:0551-6266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