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劳动合同管理向智能化、便捷化转型,4月16日,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工商联三方联合走进内蒙古乳业龙头企业——伊利集团,开展电子劳动合同推广活动,并同步推进技能人才薪酬集体协商,以数字化手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破解传统用工管理痛点
活动现场,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向企业详细介绍了电子劳动合同的优势:通过区块链、电子签名等技术,实现合同在线签署、智能归档、实时查询等功能,可为企业节省近30%的合同签订成本,缩短80%的办理时间。与传统纸质合同相比,电子劳动合同不仅有效规避篡改风险,更通过数据集成化管理,助力企业实现用工合规性审查、薪酬动态监测等数字化升级。
协商共促,保障技能工人权益
在薪酬集体协商环节,市人社局、市总工会与企业代表围绕技能人才的薪酬标准、绩效考核、福利待遇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讨论。通过建立“工会+企业+职工”三方协商机制,明确将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推动形成“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激励导向。鼓励引导企业在行业、区域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探索通过集体协商合理确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充分体现技能要素价值。伊利集团人事部工作人员表示:“此次协商不仅激发了员工创新活力,也为企业留住技术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
便民惠企,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此次推广活动是呼和浩特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为更好发挥电子劳动合同的作用,市人社局全面启动电子劳动合同推广行动,依托全区人社业务经办平台开通电子劳动合同专区,提供全流程操作指引并建立企业“一对一”帮扶机制,解决技术对接难题;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渠道普及电子劳动合同知识,进一步扩大电子劳动合同覆盖面。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在活动现场介绍:“我们将持续优化服务,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全力打造‘暖心人社’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