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市政府同意,2022年3月11日,我局印发《东莞市全民医疗保障“十四五”规划》(东医保〔2022〕13号,以下简称《规划》),全面规划了“十四五”(2021-2025)时期我市全民医疗保障(以下简称“医保”)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现将《规划》的主要情况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基本制度。“十三五”以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责任担当,完善医保制度体系,落实医保待遇保障,有效减轻人民群众疾病医疗费用负担。“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我市医保系统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市医保事业发展蓝图。贯彻落实好《规划》,是适应新发展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二、编制过程
《规划》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专家评审、集体讨论等环节,并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十四五”时期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精神进行了衔接。
三、编制思路
《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和医保制度改革顶层设计,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位置,按照保基本、促公平、提质量、可持续的医保改革方针,牢牢把握全面完善医保制度体系的工作主线,从制度建设、筹资运行、医保支付、基金监管、医药服务、公共服务等六方面谋划我市未来医保改革方向。
四、主要框架
《规划》共有四个部分,第一、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发展基础和总体要求,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医疗保障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我市“十四五”时期“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等15个主要指标。第三部分围绕“建立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稳健可持续的筹资运行、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严密有力的基金监管”四个机制和“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优化医保公共管理服务”两个支撑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市医保改革主要任务。第四部分是《规划》的组织实施。另外,为让社会公众更全面地理解《规划》有关专业名词,《规划》附件对20个关键名词作出了解释。
五、主要任务
一是健全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围绕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完善生育保险政策、健全医保应急医疗救治保障机制、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促进慈善医疗和医疗互助健康发展等方面提出设想。
二是健全稳健可持续的筹资运行机制。围绕提高参保质量、优化参保缴费模式、均衡筹资缴费责任、健全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和风险预警制度等方面提出设想。
三是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围绕完善医保目录动态管理、规范和优化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健全对定点医药机构的预算分配机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方面提出设想。
四是健全严密有力的基金监管机制。围绕强化监管、推进综合监管、提升监管能力等方面提出设想。
五是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围绕深化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完善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治理机制、稳妥有序试点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协同提升医药服务供给能力等方面提出设想。
六是优化医保公共服务体系。围绕推进医保标准化建设、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推进医保公共服务便民可及、持续推进医保治理优化、推进粤港澳健康湾区建设等方面提出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