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市对口有关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并与全国互通互认若干措施的通知》(冀政办字〔2022〕74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通过接入省电子证照库,实现全国互通互认,支撑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
(一)推动个人常用证照电子化应用。各县(市、区)和市有关单位负责统筹推进本地本行业领域个人常用证照电子化,涉及上级部门统一制发证照的,要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婚姻登记、生育登记、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就业创业、社保参保登记、户籍登记和迁移、社会保障卡申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报销、不动产登记、机动车管理等高频民生服务的行业主管部门,要统筹推进个人常用电子证照在本行业领域的广泛使用。(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医疗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等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2023年4月底前取得明显成效并持续推进)
(二)推动企业常用证照电子化应用。加快推进生产经营许可证、资质资格证书、检测认证证书等涉企经营常用证照电子化。依托省级及以上垂建业务系统签发电子证照的,要按照上级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全量签发电子证照。未使用省级及以上垂建业务系统签发电子证照或使用的垂建业务系统不具备签发电子证照功能的,应依托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系统,完成证照模板采集、电子印章制作备案,并实时签发电子证照。证照数据统一汇聚至省电子证照库,为市、县有关单位在线调用、核验提供数据支撑。加强电子营业执照推广应用和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在企业登记、经营、投资和工程建设等涉企审批,以及纳税缴费、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公积金、交通运输、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涉企服务中,市、县有关单位要支持、引导企业使用电子证照,逐步实现企业办事基础信息免填写、纸质材料免提交。(市市场监管局、市建设局、市住房保障房产管理局、市城管执法局、市税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行政审批局、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2023年4月底前取得明显成效并持续推进)
(三)推行政务服务“免证办”。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部门自建的各类政务服务业务系统要按照省统一技术标准,接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实现证照类材料在线核验和调用。市、县有关单位要梳理本单位(部门)事项的申报材料与电子证照的关联关系,通过“河北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五级四同”事项库),将对应的申报材料设置为“电子证照库”获取,匹配对应的电子证照,确保能够准确调用。市、县有关单位要积极引导企业、群众通过扫码、亮证的方式上传电子材料,能够通过共享服务系统核验或获取电子证照的,不再要求提交实体证照,实现政务服务领域“免证办”。(市行政审批局等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2023年4月底前完成)
(四)促进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以身份证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身份信任源点,全面关联企业和群众各类电子证照,依托“冀时办”开展电子证照一体化、便利化应用。市、县有关单位要按照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统筹推进身份证、社保卡、驾驶证、营业执照、医保电子凭证等高频电子证照在“冀时办”应用,围绕身份证明、金融服务、招投标、合同订立、人员招聘、交通出行、文化和旅游等场景与领域,实现电子证照在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持证主体之间的社会化广泛应用。在保护个人隐私和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探索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提供电子证照服务。(市行政审批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邯郸银保监分局、市民政局、市建设局、市住房保障房产管理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2023年4月底前取得积极成效并持续推进)
(五)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实时汇聚电子证照数据至省电子证照库,支持企业和群众通过河北政务服务网、“冀时办”、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及线下服务窗口等渠道申请领用电子证照,做到线上线下融合、数据同源、同步更新。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除明确取消发放纸质证照的,要实行纸质证照和电子证照同步签发,并加强实体证照服务保障,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各类群体需求。(市行政审批局等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2023年4月底前完成)
二、推动电子证照互通互认
(一)提升电子证照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电子证照制发和应用要严格遵循国家、省制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用省级及以上垂建业务系统签发电子证照的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出台的本行业电子证照的标准实施。使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制发电子证照的部门,要及时将国家、省出台的电子证照标准规范反馈至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管理部门,动态更新电子证照模板。参照国家、省电子证照归档要求,完善电子证照归档标准规范,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办件归档全程电子化管理,确保电子档案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聚焦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所面临的政策制度障碍,及时清理、修改完善相关规范性文件。(市行政审批局、市委办公室<市档案局>、市司法局等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二)实现电子证照与省电子证照库互通互认。加强邯郸市电子证照库建设,持续拓展证照种类和数量。按照“应归尽归”原则,市、县有关单位按职责推进证照数据向市电子证照库全量、实时归集。存在实体证照关键要素缺失、颁发机构调整等特殊情况的,按照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明确的电子证照制发办法,各制发部门补齐数据,确保电子证照完整可用。各级电子证照制发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实体证照和电子证照同步管理机制,确保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信息同源、状态同步。做好市电子证照库与省电子证照库互联互通,实时、全量向省电子证照库推送数据,汇聚证照数据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现跨区域互通互认。(市行政审批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建设局、市住房保障房产管理局、市城管执法局等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2023年4月底前完成)
(三)建立电子证照互通互认工作机制。市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推进机制负责统筹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互通互认工作,协调解决数据归集、管理、调用等有关重点难点问题。市行政审批局牵头负责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互通互认工作。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牵头本行业领域电子证照互通互认工作,落实国家、省级制定的电子证照标准,按职责归集电子证照数据,并组织开展本行业领域电子证照应用。各县(市、区)负责统筹推进本辖区内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互通互认工作,全量、实时归集电子证照数据,并组织开展本辖区内电子证照应用。电子证照制发部门负责电子证照的信息采集、审核、签发、更新、归档和异议处理,为本部门电子证照应用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电子证照使用部门负责及时发布本部门支持使用电子证照的应用场景清单和使用指南,做好用证管理和档案留存等工作。(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建设局、市住房保障房产管理局、市城管执法局等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三、全面提升电子证照应用支撑能力
(一)强化电子证照应用平台支撑。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系统为市、县有关单位制发、管理电子证照提供统一平台支撑,市级及以下有关单位原则上不再自建电子证照系统,统一使用市级电子证照系统,并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的电子证照核验服务。(市行政审批局等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2023年4月底前完成并持续推进)
(二)提升电子印章的支撑保障能力。依托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政府部门电子印章系统集约化建设,为市、县有关单位提供政务服务电子印章的制作、备案和调用服务,实现跨层级签章、多部门联合签章。市、县有关单位要加强电子印章的制发和使用,全流程网办事项的环节文书和审批结果要制发电子文件。社会主体电子印章制发和应用体系由省级统建,市、县有关单位要积极引导企业申领、应用电子印章,并支持企业使用电子印章办理业务。在保证安全可控前提下,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的社会化应用。(市行政审批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建设局、市住房保障房产管理局、市城管执法局,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2023年4月底前完成并持续推进)
(三)加强电子证照应用安全管理和监管。加强电子证照签发、归集、存储、使用等各环节安全管理,电子证照数据坚持最小化原则采集、分类分级管理,存储载体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定期开展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在签发和应用环节,依托省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加强对持证主体和用证人员的身份核验、授权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探索推进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在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全流程管理和安全防护中的应用,实现全过程留痕和溯源。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电子证照制作生成过程中的造假行为,坚决杜绝未经授权擅自调用、留存电子证照信息,切实保障电子证照及相关信息合法合规使用,确保持证主体的商业秘密和信息安全。(市行政审批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市、县有关单位要加强电子证照应用并与全国互通互认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强经费保障,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举措,确保相关工作顺利推进。市行政审批局要加强日常工作的协调推进,定期统计数据,适时通报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附件:1.推进电子化应用的个人常用证照清单
2.推进电子化应用的企业常用证照清单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3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推进电子化应用的个人常用证照清单
序号 | 证照名称 | 省级行业主管部门 | 市级审批或监管部门 |
1 | 户口簿 | 省公安厅 | 市公安局 |
2 | 居民身份证 | 省公安厅 | 市公安局 |
3 | 机动车驾驶证 | 省公安厅 | 市公安局 |
4 | 机动车行驶证 | 省公安厅 | 市公安局 |
5 | 电动自行车行驶证 | 省公安厅 | 市公安局 |
6 | 居住证 | 省公安厅 | 市公安局 |
7 | 户口迁移证 | 省公安厅 | 市公安局 |
8 | 结婚证 | 省民政厅 | 市民政局 |
9 | 离婚证 | 省民政厅 | 市民政局 |
10 | 医保电子凭证 | 省医疗保障局 | 市医疗保障局 |
11 | 社会保障卡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12 | 就业创业证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13 | 二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证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14 | 职业资格证书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15 | 不动产权证书 | 省自然资源厅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16 | 不动产登记证明 | 省自然资源厅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17 | 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结果证明 | 省自然资源厅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18 | 测绘作业证 | 省自然资源厅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19 | 出生医学证明 | 省卫生健康委 | 市卫生健康委 |
20 | 生育登记凭证 | 省卫生健康委 | 市卫生健康委 |
21 | 无偿献血证 | 省卫生健康委 | 市卫生健康委 |
22 | 护士执业证书 | 省卫生健康委 | 市卫生健康委市行政审批局 |
23 | 医师执业证书 | 省卫生健康委 | 市卫生健康委市行政审批局 |
24 |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 省卫生健康委 | 市卫生健康委 |
25 | 残疾人证 | 省残联 | 市残联 |
26 |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 | 省交通运输厅 | 市交通运输局市行政审批局 |
27 | 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证 | 省交通运输厅 | 市交通运输局 |
28 |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 | 省交通运输厅 | 市交通运输局 |
29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证书 | 省教育厅 | 市教育局 |
30 |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 省教育厅 | 市教育局 |
31 | 教师资格证书 | 省教育厅 | 市教育局市行政审批局 |
32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 | 省市场监管局 | 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 |
33 | 食品药品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 | 省市场监管局 | 市市场监管局 |
34 | 律师执业证 | 省司法厅 | 市司法局市行政审批局 |
35 | 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 省司法厅 | 市司法局 |
36 | 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 | 省体育局 | 市体育局 |
37 | 导游证 | 省文化和旅游厅 |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行政审批局 |
38 | 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 | 省应急管理厅 | 市应急管理局 |
39 | 特种作业操作证 | 省应急管理厅 | 市应急管理局 |
40 | 二级注册建筑师注册证书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市建设局 |
41 |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市建设局 |
42 |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考核合格证书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市建设局 |
43 |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市建设局 |
44 | 二级建造师注册证书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市建设局 |
45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 | 省水利厅 | 市水利局 |
附件2
推进电子化应用的企业常用证照清单
序号 | 证照名称 | 省级行业主管部门 | 制发层级 | 市级审批或监管部门 |
1 | 营业执照 | 省市场监管局 | 国家级 | 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 |
2 | 食品经营许可证 | 省市场监管局 | 市、县级 | 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 |
3 | 食品生产许可证 | 省市场监管局 | 国家、省、市、县级 | 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 |
4 |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登记证 | 省市场监管局 | 县、乡级 | 市市场监管局 |
5 |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 省市场监管局 | 市、县级 | 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 |
6 | 取水许可证 | 省水利厅 | 国家、省、市、县级 | 市水利局市行政审批局 |
7 | 河道采砂许可证 | 省水利厅 | 省级 | 市水利局市行政审批局 |
8 |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资质等级证书 | 省水利厅 | 省级 | 市水利局 |
9 | 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 | 省水利厅 | 省、市级 | 市水利局 |
10 | 河北省省级水利风景区证书 | 省水利厅 | 省级 | 市水利局 |
11 | 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报告备案表 | 省水利厅 | 省级 | 市水利局 |
12 | 不动产登记证明 | 省自然资源厅 | 市、县级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13 |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省自然资源厅 | 市、县级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14 | 不动产权证书 | 省自然资源厅 | 市、县级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15 | 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 | 省自然资源厅 | 国家、省级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16 | 采矿许可证 | 省自然资源厅 | 国家、省、市、县级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17 | 测绘资质证书 | 省自然资源厅 | 省级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18 |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和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 | 省自然资源厅 | 省级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19 | 代理记账许可证书 | 省财政厅 | 省、县级 | 市财政局 |
20 |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 省交通运输厅 | 市、县级 | 市交通运输局市行政审批局 |
21 | 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 | 省交通运输厅 | 省、市、县级 | 市交通运输局市行政审批局 |
22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 | 省交通运输厅 | 市级 | 市交通运输局市行政审批局 |
23 |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许可证 | 省交通运输厅 | 市级 | 市交通运输局市行政审批局 |
24 |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 | 省交通运输厅 | 市、县级 | 市交通运输局 |
25 | 道路运输证 | 省交通运输厅 | 省、市、县级 | 市交通运输局市行政审批局 |
26 | 船舶营业运输证 | 省交通运输厅 | 省、市、县级 | 市交通运输局 |
27 |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 省科技厅 | 省级 | 市科技局 |
28 | 实验动物许可证 | 省科技厅 | 省级 | 市科技局 |
29 | 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 省林业和草原局 | 省、市级 | 市林业局市行政审批局 |
30 | 社会组织登记证书 | 省民政厅 | 省、市、县级 | 市民政局市行政审批局 |
31 | 植物检疫证书 | 省农业农村厅 | 省、市、县级 | 市农业农村局 |
32 | 动物检疫证明 | 省农业农村厅 | 县级 | 市农业农村局市行政审批局 |
33 |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 省农业农村厅 | 省、县级 | 市农业农村局市行政审批局 |
34 | 渔业捕捞证 | 省农业农村厅 | 国家、省、县级 | 市农业农村局 |
35 |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 市级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行政审批局 |
36 |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办学许可证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 省、市、县级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行政审批局 |
37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 省、市、县级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行政审批局 |
38 | 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 | 省商务厅 | 市级 | 市商务局市行政审批局 |
39 | 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 | 省体育局 | 国家、省、县、乡级 | 市体育局 |
40 |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 | 省卫生健康委 | 省级 | 市卫生健康委 |
41 | 放射诊疗许可证 | 省卫生健康委 | 省、市、县级 | 市卫生健康委市行政审批局 |
42 |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 省卫生健康委 | 省级 | 市卫生健康委 |
43 | 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 | 省卫生健康委 | 省级 | 市卫生健康委 |
44 |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 | 省卫生健康委 | 国家、省、市级 | 市卫生健康委 |
45 | 卫生许可证 | 省卫生健康委 | 市、县级 | 市卫生健康委市行政审批局 |
46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省卫生健康委 | 省、市、县级 | 市卫生健康委市行政审批局 |
47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省文化和旅游厅 | 省、市、县级 |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行政审批局 |
48 | 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 省文化和旅游厅 | 市、县级 |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行政审批局 |
49 | 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 省烟草局 | 市、县级 | 市烟草局 |
50 | 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 | 省烟草局 | 国家、省级 | 市烟草局 |
51 | 烟草专卖品准运证 | 省烟草局 | 国家、省、市级 | 市烟草局 |
52 | 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 | 省药品监管局 | 市级 | 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 |
53 | 药品经营许可证 | 省药品监管局 | 省、市、县级 | 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 |
54 | 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 省药品监管局 | 市级 | 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 |
55 |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 省药品监管局 | 市级 | 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 |
56 | 化妆品生产许可证 | 省药品监管局 | 省级 | 市市场监管局 |
57 | 医疗器械注册证 | 省药品监管局 | 国家、省级 | 市市场监管局 |
58 | 医疗器械变更注册(备案)文件 | 省药品监管局 | 国家、省级 | 市市场监管局 |
59 |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省、市级 | 市建设局市行政审批局 |
60 |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证书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省级 | 市建设局 |
61 | 工程勘察企业资质证书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省、市级 | 市建设局市行政审批局 |
62 | 工程设计企业资质证书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省、市级 | 市建设局市行政审批局 |
63 | 供热企业经营许可证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省级 | 市城管执法局 |
64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省级 | 市建设局 |
65 | 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省、市级 | 市建设局市行政审批局 |
66 | 燃气经营许可证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省、市级 | 市城管执法局市行政审批局 |
67 |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认定证书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省级 | 市建设局 |
6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估价机构备案证书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省级 | 市住房保障房产管理局 |
69 | 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市、县级 | 市城管执法局市行政审批局 |
70 | 临时占用城市道路许可证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市、县级 | 市城管执法局 |
71 | 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市、县级 | 市住房保障房产管理局市行政审批局 |
72 |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省、市、县级 | 市建设局市行政审批局 |
73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明书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市、县级 | 市建设局市行政审批局 |
74 | 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证书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市、县级 | 市住房保障房产管理局市行政审批局 |
75 | 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市、县级 | 市城管执法局市行政审批局 |
76 | 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许可证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市级 | 市城管执法局市行政审批局 |
77 |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省级 | 市建设局 |
78 |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 省应急管理厅 | 市、县级 | 市应急管理局市行政审批局 |
79 | 安全生产许可证 | 省应急管理厅 | 国家、省级 | 市应急管理局 |
80 | 无线电台执照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国家、省级 | 邯郸无线电监督执法局 |
81 | 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国家、省级 | 邯郸无线电监督执法局 |
82 | 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证书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省级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83 | 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证书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省级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