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次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背景
(一)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房地产调控要求。一是今年以来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要求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二是落实省委“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的要求。三是落实市委召开的房地产座谈会精神,提振市场信心,稳定预期,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
(二)我市资金结余较多保障充分。上半年,虽然我市上调了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降低了公积金二贷首付比例,但公积金提取贷款仍同比下降。统计数据显示,1-6月份全市缴存28.42亿元,提取17.57亿元,发放贷款6.64亿元,贷款回收8.92亿元;资金流入37.34亿元,流出24.21亿元,资金净增加13.13亿元。截至6月末,全市缴存余额147.02亿元,贷款余额120.33亿元,结余资金26.69亿元,需要继续优化公积金业务运行,放宽使用政策,提高资金使用率。
二、调整贷款政策资金分析
提高贷款最高限额效应。2022年1-6月份全市贷款户数为1924笔,按2000笔测算,如果贷款最高限额整体提高5万元,预计年内可增加贷款1亿元左右,同等减少职工商贷额度,至少为职工节约贷款利息支出1000万元,户均节省利息5000元。
三、恢复我市异地贷款业务背景
(一)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需要。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二)促进我市房地产稳健发展需要。去年以来,我市房地产形势不容乐观,地价低位运行,土拍成交减少;市场信心不足,成交下滑;市场预期低迷,房价下行;库存压力增大,去化周期增加。市委书记张祥安两次主持召开房地产座谈会,要求相关部门针对座谈会提出的问题,研究优化我市房地产相关政策,提振信心,稳定预期,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
(三)满足异地缴存职工来我市购房需要。我市正在加大“双招双引”力度,许多外地优质企业落户我市,企业总部派出大量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到我市工作生活,公积金仍在总部缴交,部分人才在我市有购房需求。同时,我市为教育和劳务输出大市,大量高校毕业生和务工人员在外地工作,各种原因暂不能在工作地购房,回乡购房置业需求强烈。不断有职工通过市民心声、12345热线等渠道,强烈要求我市开通异地公积金贷款业务。
(四)节省职工贷款利息。按户均贷款17年,现有商贷利率4.25%计算,预计至少为职工节约贷款利息支出1756万元,户均节省利息3.51万元。